第479章 最后一战
作者:星河小仙   架空民国:我从连长到大帅最新章节     
    根据刘子龙记忆中的历史进程,8月6日,鹰酱就将在小鬼子的国土上投下蘑菇弹,然后毛熊也将进军东北,完成对脚盆鸡的致命一击,从而逼迫脚盆鸡投降。
    对于现在的刘子龙而言,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在战后获取更大的占领范围,并从战后的利益划分中获得更多的好处。
    但是当时战场形势对刘子龙并不有利。
    虽然他知道百万毛熊的部队,即将从东、西、北部对关东军完成致命一击,但是此时脚盆鸡高层到关东军高层,都毫不知情,仍旧蒙在鼓里。
    相反,随着自己部队表现越来越强势、不断攻城掠地,鬼子重心越来越倾斜到了南部。同时,自己还不能毫无作为:啥都不干离东北太远,不利于鬼子投降后抢占有利位置,也不利于战后谈判。
    因为一旦开战,毛熊投入的坦克、飞机都是以千位数计算,火炮更是以万位数计算,顷刻间就可以将几十万关东军打得土崩瓦解,比刘子龙部队的进攻速度要快得多。
    在这种情况下,刘子龙决定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将大军云集于山海雄关之下,并大量储备炮弹。
    毛熊的攻势一旦打响,那么自己就全力攻关。
    因为那时候,脚盆鸡肯定会把重心放到支援抵抗毛熊的战斗中去,而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全力增援与自己作战的部队了。
    一想到东北,刘子龙就一阵心痛。不仅仅是因为她在敌人的铁蹄下蹂躏了十四年,还因为毛熊将进入东北,而自己毫无办法。
    同时考虑到还有的华东问题,面对着即将投降的脚盆鸡,刘子龙决定将全部力量都投入到前线去。
    刘子龙进行了全体动员,很多预备役部队、民兵部队被动员起来,从西域、汉北、晋、冀、鲁各省解放区,向东南、向大海开进了。
    同时,八月一日这天,刘子龙下达了“对敌寇最后一战”的命令,动员全体将士全力向脚盆鸡进攻,夺回领土、消灭敌人。
    东北面临的问题,就是将来和毛熊尽量争夺占领区域,并伺机进入高丽。
    而东南方向,则是在鬼子投降后,和国府军队争夺地盘,争取更多脚盆鸡的受降。
    为此,以光复军为名称,组建了四个临时番号兵团,即为光复军第一至第四四个兵团,共计六十万部队。
    这些部队装备、战斗力参差不齐,但是整体水平还是要高于神龙国其他部队。
    其中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就是西域兵团改成的第4兵团,除了没有军属坦克部队,其他技术装备略有下降外,他的差距不大。
    而最新组建的光复军第一兵团,不论士兵素质还是装备都较差。
    班里连班长都没有参加过战斗,只有到了连级军官才有战斗经验。
    装备就是凑合,首先是数量不足。
    每个连里才有六挺机枪,掷弹筒和迫击炮都装备在炮排,加一起一个连也就三四门。
    营里的机枪连和炮兵连也合并为了机炮连,六挺重机枪和3门82迫击炮,再加上一到两门无后坐力炮。
    师团两级的配属炮兵也有所减弱。
    除了装备数量不足外,装备技术水平也较差。
    已经在解放东北部队中绝迹的很多武器,在此又成为了普遍制式装备。
    如炮兵的75毫米口径山炮、47毫米甚至是37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师一级下属的山炮营,就是一水的缴获自鬼子的九四式75毫米山炮或者自制的仿四一式山炮;战防炮营则是一水的玖原出品的47毫米战防炮。
    步兵武器就更不用说了,有的团清一水缴获的三八式步枪,有的团还专门有一个装备着6门九二式步兵炮的炮连。
    冲锋枪、重机枪也都是玖原兵工厂的旧货,比如仿制的汤姆逊冲锋枪、水冷式重机枪等。
    这时候刘子龙已经放缓了武器和弹药的生产速度,将资金已经开始投放到其他领域了。
    战争马上就结束了,生产出来的武器不使用,很快就要面临淘汰了。
    比如现在看上去还不错的t-42坦克及其他战车,八月份的订单全部取消,工厂部分生产线升级准备生产更新式的坦克,而剩下的则准备生产军民两用车辆。
    除此之外,相当比例的炮、枪械等的生产也停止了,等待新型号的研制定型。
    刘子龙计划用五年时间,实现武器的再一次升级换代。
    毕竟现在自己的科研学者,除了综合借鉴了鹰酱、毛熊、汉斯、脚盆的军事技术外,还揽获了大批的汉斯专家,能够帮助自己的武器实现跨越式发展。
    换句话说,虽然战争还没有最终结束,但是刘子龙已经将目标调整为了经济建设、科技发展上面了。
    为此,新一期的五年计划会议,进入筹备期。刘子龙相信,未来全国的统一会以和平为主要手段,他相信人民会选择自己,国府的军队也没有和自己开战的勇气。
    八月初,百万子龙部队的官兵,精神抖擞、斗志昂扬高唱着战歌,对敌寇发动了全面的进攻。
    他们高唱着: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善战的健儿,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绝不屈服,坚决抵抗,
    直到把敌寇驱逐国境,
    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 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 抗战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疆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敌人的后方
    向前 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着江淮的原野,
    向着滚滚鸭绿江。
    从这首刘子龙亲自谱写的歌词中,可以看出部队高昂的士气,也可以看出这支部队的性质与目的。
    甚至连具体的地名都写在了歌词里面:向北打到鸭绿江畔,向南要占领江淮平原。
    即已经定下了解放整个北方的战略意图。
    在几十万大军的攻击下,华东鬼子的部队节节败退,在8月6日这天,整个山东除了泉城、琴岛这样的大城市外,其余地方全部解放。
    光复军各部队,向着南方猛烈进攻,尽量避开敌人坚固设防的大城市和交通干线,而是迅速解放广大农村。
    先头部队已直指敌寇在华东统治的心脏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