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意外遭遇
作者:星河小仙   架空民国:我从连长到大帅最新章节     
    大年三十的早晨,冀中根据地与敌占区的争夺地带,行进着一支冀中自卫军的连队。
    这个连队是第五师第十四团二营四连。
    这个连队刚执行完护送任务,将一伙人员和物资护送到下一站后,正在归建途中。
    因此,上级给他们又补了一个五连二排,将人数补到了二百人左右,同时子弹也带的比较充足,步枪每人100发,冲锋枪每人150发,轻机枪子弹更是没少带,每个机枪小组带了600发子弹。
    除此之外,每人还带了四颗冀中造的木柄手榴弹,有的人还在胸前或者武装带上挂着缴获鬼子的香瓜手雷。
    这是前段时间一场伏击战中发的洋财。
    但是武器配置不如第一师。这个连只是配齐了六挺轻机枪,三门迫击炮,三具掷弹筒和三支战防枪。
    而支援来的这个排则在每个班都配了一挺轻机枪,还带来一门60毫米迫击炮。
    经过一夜的行军,大家此时有些疲劳。
    但是不敢耽误,连长陆兆才催促部队继续行军,希望靠根据地更近一些,选择个更安全的地方再休息。
    然而就在这时,担任前卫任务的一排刚转过一座小山包,就和一队鬼子兵遭遇了。班长都是富有战斗经验的,冲锋枪反应又快,几支冲锋枪立刻哒哒哒哒的扫射过去,打得鬼子顾不上还击,向道路两边四散躲避。
    趁此机会,一排长赶紧命令抢占这座小山包,同时让人向后边传递消息。
    陆连长当然听到了枪声,情知不妙,赶紧往前赶,正好看到这一侧的一排在抢占制高点,于是他也赶紧招呼后续部队跟上。
    一排长的快速反应,为战斗赢得了先机。战士们刚气喘吁吁地爬上山顶,就看到山的那一侧一队鬼子兵也在朝上面爬,最近的家伙已经不足山顶二十米距离。
    好在打游击时间长,大家爬山习惯了,换做其他部队,真不好说能够赶在鬼子的前面。
    一顿手榴弹,把敌人砸了下去。
    然后架起机枪,端起步枪,对着山下的敌人猛打。打倒几个敌人后,敌人很快就撤了下去。
    没想到的是,鬼子的增援部队很快就到了——这个小队的鬼子,完全是大部队的先头搜索部队。
    这让陆连长立刻紧张起来:这些鬼子是冲什么目标来的?按理说如此大规模鬼子的行动,根据地总部、师部一般都会有情报的,不清楚他们是否知道呢?
    想到这里,他一边派通讯员立刻赶回团里汇报,一边命令一排不可恋战,准备让其他各排交掩护撤退。
    这时候就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部队撤向什么地方。
    部队不能轻易往根据地里面撤,鬼子非常善于尾随追击,而且这么大股的部队,很可能还有骑兵、汽车等机动能力强的部队。
    自己要么根本跑不了,还会在长途撤退中把部队跑散跑垮;要么敌人故意不吃掉自己,让自己带路找到主力部队。
    而且还有一点,陆连长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尽量拖住敌人,给根据地赢得预警时间。
    所以,他决定找个地方,阻击一下鬼子!
    但是此时地形条件却非常不利。
    这一带偏巧都是平原,没有供部队隐蔽和坚守的山区;而且季节也不对,这时候正是冬季,庄稼地里没有青纱帐,照样无法为这二百多人提供掩护。
    然而此时候敌人的攻势越来越猛,炮弹不停地在山头爆炸,重机枪扫得大家不敢抬头。
    必须立刻决断!
    恰巧五连那个二排长跑过来说:“陆连长,附近有一个村子,村子规模不大不小适中,而且有围墙,适合我们坚守一段时间。”
    陆连长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老安你带队,咱们去那里,坚守到天黑再突围!”
    “好的陆连长,我带我们二排上去接替一排,你们先撤。”
    “你和我一起走,你还得当向导呢。”陆连长这么说,是因为人家毕竟是来帮忙的,这种掩护的任务,怎么好意思让人家来?肯定要先让自己的部队上。
    作战决心下定后,一排立刻在其他部队掩护下撤出阵地。
    这就涉及到鬼子的常用战术。
    鬼子在进攻时候,一般都首先进行炮火准备, 然后步兵前进一段距离后,再用炮兵直瞄火力进行打击,然后才是步兵的精确射击和刺刀突击。
    鬼子这种呆板的战术,会造成攻击速度较为缓慢。但是他们并不是只采取正面攻击,而是同时要派出一部分部队迂回到守军侧后发动攻击。
    这部分迂回部队,既可以让守军腹背受敌,也可以在半路伏击撤退的守军。
    在当时的战场上,经常有小股鬼子就能追着成团、成师的神龙国军队跑,就是这个原因。
    当然,如果守军战斗力强韧,组织纪律严明,也不至于成这样。
    这种撤退,既考验部队的战斗力,也考验指挥员的能力。
    所以如果决定不坚守,部队就必须立刻撤退,动作一定要快。同时,还要互相掩护,梯次后撤,不能给敌人迂回伏击的机会。
    受过正规军事教育,又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陆连长,很顺利的指挥部队撤到了预定地点:赵庄。
    进入赵庄后,陆连长大喜:这个村庄的规模果然非常适合自己连队进行坚守作战。
    这是一个有四百多户人家的中等村落,分为南村和北村,相距三四十米。
    对于自己二百多人的部队而言,如果村子再大,兵力肯定不敷使用;但是如果太小,敌人一个突击就贯穿了,没有防御纵深和防御正面,这仗也没法打。
    而且让人没想到的是,村子里还驻扎着一个卫生班,是刚从别的根据地培训回来的,昨晚在这里宿的营。
    他们这十几个人当中,有医生还有护士,并且随身还带着一些医疗器械和药品。
    当时为了团结民众,这些医药工作者,走到哪里都要为当地的老百姓治病赠药。
    而他们听到要打仗,都坚决要求留下来一起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