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疆大捷!欧阳伦要发战争财?(求订阅!!)
作者:今或古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最新章节     
    第283章北疆大捷!欧阳伦要发战争财?
    听到吕昶的话,朱元璋这才冷静下来。
    “请陛下节哀!”
    “欧阳驸马为国捐躯,的确是我大明的损失,不过如今最要紧的还是挡住北元大军的进攻!”
    朱元璋摆摆手,无言坐回龙椅上,整个人变得有些颓废。
    他很多时候都想杀欧阳伦,但真当听到欧阳伦死了的消息,他内心当中竟然很是失落!
    见朱元璋如此状态,百官们此刻也只能是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视一眼。
    就在他们打算劝慰朱元璋的时候。
    又有一位传令兵冲了进来。
    “报!”
    “北疆大捷!”
    刷!
    听到这个消息,百官们纷纷看向刚刚跑进来的传讯兵,立马围了上去。
    “快说,是不是魏国公击退了王保保的大军?”
    “有没有生擒王保保?”
    “长城有没有被北元大军突破?”
    百官们的疯狂,这可把刚刚进来的传讯兵吓一跳,不过这位传讯兵也是个老人了,表现得比较淡定,径直走到朱元璋面前跪下。
    “启禀陛下,北疆大捷,在欧阳驸马的指挥下,赤塔部落以少胜多,击败了由朵颜、泰宁、富余三大部落组成的十万大军!!”
    嗯!?
    听到这道消息,朱元璋眼睛里面立马就有光了。
    “听你这么说,岂不是欧阳伦那小子还活着?没有被北元人杀死?”
    “回陛下,欧阳驸马十分安全,第二天一早就赶回了北平城,并且立即开始指挥整个北直隶的官员告知百姓情况、安抚百姓等等,如今在欧阳驸马的指挥下,整个北直隶都已经行动起来。”
    “欧阳驸马为了能够更好的支持前线,还特意叫百姓捐钱、准备物资。”
    朱元璋闻言,笑着点点头,“这欧阳伦还算是不错啊!知道在第一时间安抚百姓,还知道要支援前线。”
    但下一秒,朱元璋脸色就变了,“等等,安抚百姓、准备物资这些朕都能够理解,但是朕不能理解的是.为何还要百姓捐钱?”
    “们觉不觉得这更像是趁着爆发战争而肆意敛财啊!!”
    其实不用朱元璋提,其他大臣也是想到了这一点,只不过忌惮欧阳伦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并没有率先开口。
    但是听到朱元璋这么一问,其他官员也是纷纷开始表态。
    “的确有些像!”
    “照理来说,就算是发生战斗,自然有军费提供,不是到特别需要,是不允许向百姓额外征收钱财的。”
    “以臣之见,欧阳驸马的行为极为不妥,若是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造成民变!!”
    砰!
    朱元璋重重的拍在龙案上。
    “欧阳伦他真是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发战争财!”
    “朕绝饶不了他!”
    听到朱元璋的咆哮,百官们神色有些复杂,前一秒还在因为欧阳伦挂掉,而伤心欲绝的朱元璋,现在就又变成了对欧阳伦,喊杀喊刮的样子。
    这态度转变得之快,简直是让人叹为观止!
    “你继续再给朕说说,欧阳路是如何搜刮银子的!一五一十说出来!”
    “是。”传令兵那敢拒绝,立马开口道:“欧阳驸马让各州各府都传出告示,说大战来临,让大家有钱的出线,有力的出力,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听到这话,太极殿上所有人都楞住了。
    欧阳伦这操作简直是大开眼界。
    这完全就是发战争财啊!
    户部尚书郭资在听到这个消息外,也是为欧阳伦紧张起来,悄悄看了龙椅上朱元璋一眼。
    此刻朱元璋脸色阴沉得很怕,双拳紧握,咬牙切齿。
    都什么时候了,欧阳伦这个混账东西,还想着发财!
    他咋不死在赤塔部落呢!
    “混账!北元五十万大军都兵临城下了,他都敢这样做,到底是还有什么事情,是我不知道的!!”
    “混账王八蛋!”
    朱元璋直接当太极殿文武百官的面,骂了起来!
    说翻脸就翻脸。
    “陛下!欧阳驸马所做之事,简直是胆大包天!”
    “必须要严惩一番!以儆效尤!”
    一位淮西党官员开口道。
    此话一出,其他淮西官员以及中立的官员也是纷纷开口。
    见大部分官员也都是如此态度,朱元璋就更加生气了,对欧阳伦的怒意达到了极致。
    “朕打算派人前去北直隶严惩欧阳伦,那位爱卿愿意出手!?”
    朱元璋话音落下,但太极殿上却是异常安静。
    之前高呼要严惩欧阳伦的官员,此刻也都耷拉着头,无人愿意去北直隶。
    傻子才当钦差去北直隶呢!
    这两年但凡是以钦差身份或者是受皇帝指派前往北直隶的官员,没一个有好下场的。
    要么是被羞辱,要么就是被打,甚至还有差点被烧死,最恐怖的是刑部尚书周桢,到现在还没找到。
    若只是这样也就算了,满朝文武总能找出一个不怕死的,关键是朱元璋对欧阳伦的态度时好时坏,指不定过一会又不想杀了,那他们去北直隶完全就是丢人现眼和自取其辱。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自然也就没有官员想要接手这个差事。
    见无人接手,朱元璋也有些尴尬。
    “陛下,现在北元大军正在长城外虎视眈眈,不如先将这事搁置,等打退了北元大军,再论功过?”
    都察院左都御史吴敬之建议道。
    朱元璋想了想,这样处理也不错,于是点点头,“就依吴爱卿所言,暂时不追究欧阳伦的罪责,等此战过后,一并清算!”
    就在这个时候,又一道急报传来。
    “山西布政使急报,四日前,北元王保保率领四十万大军突破山西境内的虎峪口长城关隘!”
    轰轰!!
    这个消息听完。
    现场包括朱元璋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脑袋嗡嗡作响。
    朱元璋猛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沉声道:“虎峪口被王保保破了!!”
    兵部侍郎沉声道:“陛下,虎峪口乃是长城在山西境内的重要关隘,一旦北元大军在那里打开缺口,便可以绕开北直隶境内的长城,向东可以直扑北平城,向东可以取山西全境,接着可以攻河南,不出一个月便可以兵临京城!!”
    嘶――
    听到兵部侍郎这样一分析,现场官员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啪!
    朱元璋重重拍在龙案上。
    “山西布政使和都指挥使在干什么!居然就这样让北元大军突破!朕要杀了他们!”
    朱元璋的怒吼响彻整个太极殿。
    “陛下,现在还不是怪罪的时候,据城所知,这一次翻修长城只有修缮了北直隶境内,而像山西境内的长城并未得到修缮,王保保估计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才愿意数十万大军改变目标,奔袭千里攻打山西虎峪口。”
    “或许这就是王保保的阴谋,他早就想好了要攻击虎峪口,但却故意到喜峰口虚晃一枪!!”
    “这的确是王保保的手段。”
    众臣们议论纷纷。
    山西境内虎峪口被突然攻破,让全新坚不可摧的长城在一瞬间失去了作用。
    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若是王保保从北直隶方向正面进攻,靠着全新长城的坚固,不说百分之百挡住,只要也有七八成的概率。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王保保绕道山西,拿下虎峪口,全新长城瞬间成为了摆设。
    一旦处理不好,这次大明将会有巨大损失。
    “几十万人的调动,如此狡猾的攻击,这次北元显然是做了足够的准备!”
    “其实臣一直很纳闷,为何咱们修缮长城、拉拢赤塔部落这么大的动静,北元王庭对此都没有什么反应,现在想来他们不是没有反应,而是在默默积蓄力量,为的就是给我们这致命的一击!”
    “整整四十万大军,他们就像是漫天蝗灾一样,所过之处,生灵涂炭、寸草不生啊!”
    “现在最危险的就是北平府,北平作为元朝过去的大都,对北元来说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北元大军肯定会全力进攻!”
    “问题是北直隶境内一共只有三十万明军,本来靠着长城还可以抵抗一二,但现在没有了长城的作为屏障,长城的防御也不能彻底放弃,各个州府也需要派兵镇守,可以调动的兵力,除了十万北伐军外,顶多还能再抽调五万人出来。”
    “十五万人对四十万.能赢的概率不足一成。”
    听着百官们议论纷纷。
    朱元璋从刚听到消息的愤怒逐渐冷静下来。
    诚然王保保这一次声东击西,打了他和大明一个措手不及,不过朱元璋很清楚,想要解决问题,光是愤怒、怒吼可不行。
    “王保保既然破了长城,那么北平将会是他的下一个目标!”
    “不过以王保保的手段,必然不会就这么简单。”
    朱元璋思考一会,抬起头来,“北平必须要救,山西的兵马不能动,要防止王保保放弃攻打北平,直接扑京城,也要防止王保保分兵在山西肆虐。”
    “传令,以冯胜为主将,蓝玉、傅有德为左右副将,领河南、山东、南直隶三十万大军北上,援救北平!”
    听到朱元璋这话,宋国公冯胜立马站了出来。
    “臣冯胜领旨!”
    机会终于来了啊!
    上次南征云南,本来是个很好的机会,结果却是玩砸了,倒是让燕王朱棣捡到大便宜。
    也因此导致淮西党沉寂许久,李善长还得带着淮西党众人去南方四省打拼。
    可战争来了!
    王保保破了长城,北平岌岌可危!
    徐达、汤和、欧阳伦都搞不定了!
    陛下终于是想到了淮西党。
    大明能打仗的将领,九成是淮西党。
    “事情紧急,冯胜你先带兵前往北直隶,蓝玉、傅有德都跟着李善长去了南方四省,立刻飞鸽传书,让他们立刻动身与你汇合。”
    “这一次你们可别让朕失望!”
    朱元璋沉声道。
    “请陛下放心,臣此次一定击败北元大军,生擒王保保!绝对不会再让他给跑了!”
    冯胜叩头领命。
    “郭资。”
    “臣在。”
    “大军后勤供应,你们户部绝对不能有半点懈怠,如今我大明国库充裕,也可以打个富余仗了!”
    “是,陛下。”
    “诸位爱卿,接下来一切以战事为重,各司其职!”
    “是!”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嘀咕一声,“现在就是看欧阳伦他们能不能顶住了。”
    北直隶。
    布政司衙门。
    “欧阳贤婿,现在问题可大了!”
    “王保保那家伙没有从喜峰口进攻,居然是破了山西的虎峪关,进入关内后,王保保分出五万人攻打山西,剩下三十五万人马直奔北平而来。”
    “长城外还有北元十万大军正虎视眈眈,老三还得防备着,顶多抽调五万人来支援北平。”
    “哎――”
    汤和背着手、低着头一脸愁容在欧阳伦面前走来走去。
    “我的岳丈大人,求求你别在我面前晃悠了,我这头都快被晃晕了!”
    欧阳伦没好气道。
    “那你到底是想办法呀!”
    汤和着急道:“我和老三讨论了很久也没有想到好的应对之策,现在只能是指望你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是双方近百万的大军交手,拼的是后勤,也拼的是耐心,谁先后勤撑不住,谁先失去耐心,谁就会败!”欧阳伦分析道:“所以二叔你现在着急也没有用。”
    “还不如等等,看看京城那边会有什么消息。”
    听到欧阳伦的话,汤和冷静了一些,“贤婿,你说得对,算算时间,京城应该早已收到北疆的情况,估计这会儿朝廷的安排已经在路上。”
    话音刚刚落下。
    传讯兵便跑了进来。
    “报!朝廷下令,以宋国公冯胜为主帅,永昌侯蓝玉、颍川侯傅有德为左右副将集结三十万大军,分三路出击!”
    闻言,汤和连忙问道:“具体是那三路?”
    传讯兵回答道:“一路由颍川侯有德统帅五万人,由河南进入山西,击退山西境内北元敌人,并且收复虎峪关,截断王保保大军的退路,一路由永昌侯蓝玉统帅五万人,支援山海关,防止北元第三路大军攻破山海关。”
    “主帅冯胜则是带着剩下的二十万大军前来支援北平!”
    “这么说只要我们北平能守到援军到来,这场仗就能赢!”汤和兴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