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北望
作者:长歌入汉关   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最新章节     
    关羽等一路疾行,回到白波谷。

    从杨县到白波谷只有百余里,快马加鞭,一日即至。

    在关羽出发去拜见徐母之前,已送别刘备一行。

    刘备不肯留下。

    这点关羽开始有些难以接受,但很快就回归了理智。

    现在让刘备跟着自己干是不可能的。

    一个刘氏宗室,怎么可能公然跟朝廷、跟当今天子对抗呢?

    让关羽去涿郡跟刘备混,那更是脑子坏了。

    首先,从情感上,关羽断然不可能放弃忠心部下及数千百姓。

    这数千百姓能带去涿郡么?

    恐怕很难。

    就算能带过去,他们吃什么?

    在幽州劫掠?跟刘备所说的公孙瓒白马义从死磕?

    磕得过吗?

    其次,从理智上,白波谷位置得天独厚,又有郭泰挡在前面,完全可以北取太原、西取上郡,在三晋大地创下基业。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虽然暂时不能一起共事,但在对朝廷及太平道的态度上,两人达成了共识——

    刘备讨黄巾但不杀百姓,关羽反天子但不反汉室。

    刘备自回涿郡,做好举义兵助州郡讨伐太平道的准备。

    关羽则经营并州,向上郡、西河、太原发展。

    一旦风云际会,刘备起幽州,关羽起并州,两人就可以会师雁门、代郡,夹击冀州,共取河北。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形势是否能够如此发展,谁也说不准。即使关羽看过小人书,但现在历史已经改变了太多,参考意义在进一步降低。

    关羽一回家,就问杨沛:“扩军之事如何了?”

    杨沛答道:“郡兵已有两百多人愿意加入保安营。”

    关羽道:“不够。”

    杨沛道:“是。我正想办法招徕流民,这几天也募了十几个壮士。”

    关羽道:“不止流民。南边临汾,北边襄陵、平阳、杨县,都可以去募。”

    杨沛道:“是。关公如此紧迫,是欲大举么?”

    关羽道:“时不我待。”

    关羽已经对自己斩杀董卓带来的后果有所感觉。之前不论是郭泰,还是其他豪强,对董卓都是有些忌惮的。现在郭恂任郡守,这些人顿时轻松许多。

    如今安邑被郭泰渗透得像筛子一般,郡吏中都有不少太平道中人。郭泰的得力干将李乐在安邑城中公然活动,无人过问。

    郭泰很有可能造成极大的声势。

    不论朝廷与郭泰谁胜谁败,关羽都必须快速增强实力,不然下场不会太好。

    关羽已经打垮郡兵,不想再刺激朝廷,但人吃马喂、后勤问题又逼得他不得不对外攻伐。攻伐的对象就有讲究了。

    河东属于司隶,那么北上并州对朝廷的刺激是否会小一些?

    鲜卑年年寇掠并州,也就今年大单于和连被杀,内部不稳,这半年才消停一些。张懿为戴罪立功,积极筹划,欲与王柔、南匈奴并力,恢复流散诸郡。注意力主要放在北边。

    与河东交通最便利的太原,太守委进阿附阉宦,肆意搜刮,民怨沸腾,连地方豪强都对他怨气极大。

    委进家赀亿万,粮谷如山,钱帛无数。

    若能攻破太原,将其资财全部取了,即使扩军至千人,也能支撑到年底了。

    黄立伤还没完全痊愈,就带了人去太原打探。

    晋阳城中,商旅打扮的黄立等人在市肆采买农具,听到有人谈论说河东剿贼之事。

    有人摇头叹息道:“听说河东兵败得那叫一个惨。”

    有人道:“以前董太守知兵,这郭太守是个不知兵的,也难怪会败。”

    又有人冷笑道:“郭太守乃是郭常侍的族人,知不知兵有什么要紧?败就败了,无损其飞黄腾达。”

    黄立连忙插话道:“在下有礼了。抱歉打扰诸君,怎么说官兵败了啊?我刚接到亲戚书信,说他亲见,官兵虽有损失,却是大败贼寇呢。”

    最开始说话的那人打量黄立一眼,见他面带笑容,态度和善,但表情很是真诚,也有些拿不准了:“我也是听说。”

    旁边又溜达过来两人,其中一人大声道:“汝等都是道听途说,我可是亲眼所见,打得那叫一个惨烈!”

    黄立忙道:“愿闻其详。”

    那人穿着不俗,得意洋洋地道:“河东兵足有一两千人,然而贼兵也不少,两方就在白波谷大战,真是尸横遍野,流血漂橹啊!”

    黄立怀疑道:“只是几千人的战斗,真有那么夸张?”

    那人瞪大眼睛道:“我数过,双方都死了有上千人,你说惨烈不惨烈?”

    之前对郭恂表示鄙夷的那人,拱手道:“请教兄台,那河东兵真那么能打?”

    自称亲见战斗的那人拱手回礼:“也不能说河东兵能打,我看比咱们太原兵差远了。关键是贼兵不能打,就是乌合之众罢了。这下贼寇估计会老实一段时间了。”

    “关羽凶悍,之前张并州都奈何他不得,竟会折在郭太守这個阉……竟会折在郭太守手里?”

    “以前凶悍,那是骑兵来去如风,现在则是阵地作战,就非贼寇所长了。”

    “这贼寇以短击长,不太聪明啊。这郭太守居然捡了个功劳!唉!”

    那人对阉党竟然破贼立功,极不开心。

    众人谈论一会,各自散去。

    黄立与那自称亲见战斗之人交换了个眼色,向不同方向行去,在各个市肆铺位前又有意或无意地谈论起河东兵击破关羽之事。

    数日后,太原太守委进也得知战报,在府中叹息不已:“张懿都栽在关羽身上,郭恂却捡了个漏,真是好运气!”

    两人虽然同属于阉党,但委进的后台是赵忠,郭恂的后台是郭胜,不算一个派系。河东郡守的职位明显好于太原郡守,委进对郭恂着实看不顺眼。

    不过,关羽若是衰败,总体上也算是好事。前段时间,他在并州纵横来去,把大家折腾得不轻。

    经此一战,关羽必然伤筋动骨,应该不会跑到并州来捣乱了。

    太原郡兵各级将领听了关羽惨败,也都松了一口气。

    黄立与张乾等人商议道:“这晋阳城,墙高池深,不易攻取。昭余泽畔诸县人口密集,城防不严,破之不难,其大姓豪富,若取其财,可支军需。”

    张乾乃黄立麾下两个都伯之一,就是那个自称亲见战斗之人。

    他不止亲见,还曾亲历。

    张乾道:“其实我军还从未攻破过城池,不可大意。”

    黄立点头道:“那是自然。届时攻城,我屯必是先锋。你可不要给我拖后腿。”

    张乾笑道:“屯长放心,我张乾什么都怕,就是不怕死。这先登之功,谁都别想从我手中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