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选择
作者:生活进行时   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最新章节     
    一群人在路上是边走边聊,聊着聊着,大老刘这才想起来还有事情没有告诉姐弟几个人。
    于是就跟姐弟三个说起了这次长春市大招工的原因。
    原来是因为一九六三年我国开展的增产节约运动初见成效,使我国的经济逐渐开始出现复苏,经济情况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
    所以“中央计划领导小组”在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就提出要集中精力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穿衣、日常生活等问题,所以“三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就放在民生领域。
    但在这个时候,我们国家的周边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外国列强对我们国家虎视眈眈。
    我们跟对面的大俄也差不多闹掰了,大批苏联专家已经撤回,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勒紧裤腰带偿还国债。
    所以国家基于备战备荒的考虑,伟人就提出了三线建设的总规划,就是在我国大后方的三线地区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三线建设的重点就是国防军工产业,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重工业。
    而东北地区在五六十年代是我国“一五,二五”期间的重工业的聚集地。
    这里拥有大量的钢铁、石油、有色金属、化工、化肥、森林、建筑等工业企业。
    因此东北三省成为了支援三线建设的资源、人才、设备的输出地。
    这会儿听大老刘这么一说,杨绣枝和钱小满就明白了!
    在支援三线建设期间,东北地区大量的企事业单位、生产设备和技术人才,都被送到我国的三线地区,帮助各地援建了众多的军工企业。
    甚至后来就连学校、科研单位也纷纷向三线地区搬迁。
    大老刘继续说道:“现在还有几个厂可以选择,都是招技术工人的,看看你们哥俩准备报考哪个厂?”
    杨绣枝忙问道:“大刘叔,这次还有哪几个厂要招工?”
    大老刘回道:“上次跟你们爹说过的长春市拖拉机厂,长春市机械厂招技术工人,现在还有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发动机车间、底盘车间、车身和铸造车间等其他车间也要招技术工人。”
    杨志刚兄弟俩没想到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发动机车间这次也招技术工人,两个人立马就来了兴趣。
    要知道他们兄弟俩可是在家里研究了好几个月的发动机,如果能够继续接着研究下去当然更好!
    于是两个人毫不犹豫的立马说道:“大刘叔,麻烦您帮我们兄弟俩安排一下,我们想报考第一汽车制造厂发动机车间,哪怕考不上,当个普通工人都行。”
    钱小满小朋友冲着两个舅舅挑起了大拇指,奶声奶气的说道:“舅舅有魄力!”
    众所周知发动机是汽车最为核心的部件之一,也是汽车的心脏,它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特别是杨绣枝自己还是从前世穿越而来的,她当然知道发动机在我国工业上的重要性。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为了发动机,中国汽车工业辛酸了半个世纪。
    何况就连火箭发射都少不了好的发动机。
    研究发动机简直是太有意义了!
    杨绣枝知道我国的发动机一直都被外国人卡着脖子,后来甚至需要花大价钱购买国外淘汰下来的发动机生产线。
    如果这一世自己通过两个弟弟的手,花钱从前世购买发动机来让两个弟弟做研究,自己是不是也算是为咱们国家做了一点点小贡献?
    想到这里,杨绣枝也举双手赞同。
    于是大家一致决定全力以赴报考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发动机车间。
    九号那天兄弟俩一大早上就送大老刘去了火车站,回来后就留在旅馆哪里都没去,他们两个说今天就留在旅馆里复习看书。
    杨绣枝笑着调侃他们俩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母女俩也不想打扰他们,想到这次来长春的目的。
    于是杨绣枝背着钱小满打算就在旅馆附近到处逛逛,看看能不能碰到合适的房子。
    她也知道在六十年代想买房子就得找房管所。
    于是母女俩跟旅馆的服务员打听房管所的具体位置,接着就出了旅馆的门。
    房管所离他们住的旅馆没多远,走了十来分钟就到了。
    房管所是三间很普通的临街民房。
    杨绣枝背着钱小满一走进房管所,接待她的是个十分热情的中年大姐,于是她就直接跟大姐打听房管所有没有房子卖。
    听杨绣枝说她想买房子,房管所的大姐像看傻子似的看了她好一会儿,然后就直摇头。
    大姐虽然十分的不解,她不明白杨绣枝为什么要自己买房子。
    但是她还是十分耐心的开口跟杨绣枝解释道:“大妹子,现在的房子绝大多数都是国家土改的时候收回来的‘公房’,这些公房是不能够买卖的,房子都是要出租给没有房子的市民住的。
    剩下的房子,要么就是单位里的房子,那是要分给厂里的职工家庭住的!要么就是自建的私房。”
    大姐说完,想了一下还是决定劝说一下杨绣枝。
    于是就说道:“大妹子,现在很少有私人愿意自己花钱买房子的。”
    杨绣枝虽然知道大姐是好心,但是她还是有点不死心。
    于是就问道:“大姐,您知不知道这附近有哪个私人想卖房子的?”
    大姐还是摇摇头,不过,她想了想还是说道:“听说最近各单位都在动员职工带家属去三线地区搞建设,听说有不少人报名参加。
    你如果真想买房子的话,可以去街道问问,他们肯定非常清楚他们辖区内有哪些私人打算卖房子。”
    杨绣枝一听也对,支援三线建设有许多人都是拖家带口一起去的!
    要不说这个年代的人是真的非常爱国,可以说是一点都不带掺假的!
    跟大姐说了一堆感谢的话,杨绣枝又跟大姐打听街道办事处的地址,然后跟大姐告辞离开。
    她想到这个时候各单位支援三线建设的人刚刚才开始报名,所以杨绣枝知道房子的事情急不得,她打算过几天再去街道办事处打听情况。
    这个时候的人办事效率很快,三天后考试的结果就出来了!